引言:当强迫症遇上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症(OCD)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因无法控制的“侵入性念头”和重复行为感到痛苦。而在OCD患者中,约25%会共病强迫性人格障碍(OCPD)。OCPD表现为过度追求完美、严格遵循规则、对细节过分纠结等特质。尽管两者名称相似,但OCD和OCPD的病理机制及治疗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最新研究发现,共病OCPD可能加剧OCD患者的行为抑制系统(BIS)异常,却对行为激活系统(BAS)有保护作用。这为理解两者的关系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核心概念:BIS和BAS是什么?
1、行为抑制系统(BIS)
负责调控对负面刺激的反应,如回避危险、抑制冲动。BIS过度活跃可能导致焦虑、犹豫和过度控制。
2、行为激活系统(BAS)
驱动个体追求奖励和积极目标,如主动行动、寻求快乐。BAS功能异常可能与冲动行为或动机不足相关。
简单来说:BIS像“刹车”,BAS像“油门”,两者平衡才能让行为灵活适应环境。
研究亮点:共病OCPD如何改变BIS/BAS?
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对247名未用药OCD患者和107名健康对照进行深入分析,发现:
1、共病OCPD的OCD患者(OCD+OCPD组)BIS得分最高,显著高于单纯OCD患者和健康人群。
回归分析显示,OCPD严重程度是预测BIS异常的关键因素。
解读:OCPD可能强化了患者对负面刺激的敏感性和行为抑制倾向,导致更严重的“过度控制”。
2.BAS趋于正常化:
单纯OCD患者的BAS得分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但共病OCPD后,BAS得分反而接近正常水平。
这种变化主要由驱力维度(BASD)驱动,即OCPD可能抑制了OCD患者对奖励的过度追求。
解读:OCPD的“完美主义”特质可能抵消了OCD患者常见的冲动倾向,使行为激活更接近常人。
研究对象与工具
1、分组:
OCD组(n=202):仅诊断为OCD。
OCD+OCPD组(n=45):同时诊断为OCD和OCPD。
健康对照组(n=107):无精神疾病史。
表1 人口学与心里病理学信息
2、评估工具
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强迫症状严重程度。
BIS/BAS量表:测量行为抑制和激活倾向。
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评估共病情绪问题
图1 3组被试BIS和BAS的得分
关键发现
1、症状更严重:OCD+OCPD组的强迫、抑郁、焦虑得分均高于单纯OCD组。
2、BIS异常显著:三组BIS得分排序为OCD+OCPD > OCD > 健康人群。
3、BAS差异独特:单纯OCD患者BAS得分偏高,但共病OCPD后与健康人群无差异。
表2 3组被试BIS和BAS的得分
临床启示:这对患者意味着什么?
1、识别共病至关重要:
若OCD患者同时表现出极度完美主义、刻板行为,需警惕OCPD共病。
共病可能导致症状更复杂、治疗反应更差,需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
2、治疗方向调整:
针对BIS异常: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缓解过度抑制倾向,如暴露与反应预防(ERP)。
平衡BAS功能:鼓励患者适度追求积极目标,避免因OCPD特质完全压抑冲动。
3、长期管理建议:
心理教育:帮助患者区分OCD的“侵入性念头”与OCPD的“自我强加规则”。
家庭支持:家属需理解患者的“完美主义”并非故意刁难,而是病理表现。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方向
1、局限:
样本局限于未用药患者,未能反映药物治疗的影响。
依赖量表评估,缺乏脑成像等客观生物学证据。
2、未来研究:
探索共病OCPD对OCD患者脑功能网络的影响。
验证药物、心理、物理治疗能否针对性调节BIS/BAS系统。
总结:科学照亮治疗之路
共病OCPD的OCD患者面临更复杂的行为调控失衡,但研究为精准干预提供了突破口。未来,结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脑科学进展,有望为这类患者打造更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记住:无论症状多么顽固,科学的理解和专业的帮助终将带来希望!
小贴士
若您或家人有类似症状,建议尽早到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心理科进行专业评估。
参考文献
Zhou J, et al. Effects of comorbid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on the behavioral inhibition/activation systems in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 2025.
文献链接
https://xuebao.shsmu.edu.cn/CN/abstract/abstract14040.shtml
声明:本文所载医学信息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原文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发刊所有。本文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