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至27日,由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主办,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心理治疗学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强迫症诊治中心承办的《中国强迫症诊疗阶梯培训项目(基础班)》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顺利举行。
强迫症
是常见的难治性精神障碍,是世界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异质性高,且病程迁延。因此,准确诊断与规范治疗对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众多精神科医生对强迫症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较多认识误区,对治疗规范理解存在偏差,对具体的治疗技术掌握也不够全面。因此,亟需对有兴趣投身于强迫症临床诊疗的临床专业人员提供连续的培训,强迫症诊疗阶梯培训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立。
本项目是世界神经精神药理学会(CINP)强迫症国际协作网络、强迫症诊疗国际培训中心成立后举办的第一个培训项目,旨在提升一线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临床实践水平,推动国内强迫症诊疗服务的规范化发展,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为精神卫生领域和相关专业机构培养高质量人才。
本次培训围绕强迫症的评估、规范诊疗、工具书解读及中国强迫症诊治中心建设标准推广等内容展开,邀请了国内知名强迫症专家进行理论授课,并结合案例进行分组实操训练。来自全国各地的精神心理专业机构及综合医院精神科的近五十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开幕致辞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赵敏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平台,借助中国强迫症诊疗阶梯培训项目为全国学员搭建起学习交流的平台,共同推进国内强迫症诊疗的持续发展,并对项目的顺利开展表达了期许。
项目负责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教授在欢迎辞中强调了强迫症规范化诊疗的重要性以及培训项目开展的必要性。他热烈欢迎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学员,并对本次培训的授课专家以及工作人员表达诚挚的感谢。
培训过程
在培训过程中,王振教授首先解读了强迫症诊疗规范及指南,重点介绍了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区分及评估,并深入讲解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内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范青主任详细介绍了ICD-11中强迫及相关障碍的诊断标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贾艳滨教授进行了主题为“强迫症状维度及评估”的专题分享,帮助学员全面评估强迫症症状。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媛医生通过现场演示向学员们演示了Y-BOCS量表的评估方法。
实操环节
培训还包括实操环节,学员们分为医师组和治疗师组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医师组中,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韩慧琴医生讲授了强迫症临床诊断与访谈技巧。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科主任程宇琪教授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员们理解强迫症药物治疗规范。范青主任介绍了强迫症的非侵入性神经调控理论,并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程佳月、王杨及张嘉哲医师现场演示了技术操作。
治疗师组中,首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欧杨寅殷心理治疗师讲解强迫症心理治疗的初始访谈评估与家庭宣教要点,随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副主任柳娜教授介绍了暴露反应预防疗法(ERP)的原理与技术,最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吴怡雯心理治疗师分享了ERP团体治疗的规范化方案,并由高睿心理治疗师进行ERP案例督导及操作。
培训的最后一天,专家们围绕“强迫症诊疗中心建设”及“强迫症诊疗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南京医科大学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所所长张宁教授讲解了诊治中心的建设标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朱刚教授分享了强迫症诊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闭幕式
在闭幕式上,张宁教授作为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强迫症专委会主委,号召更多同道关注强迫症的规范化诊疗,希望未来有更多单位和组织携手合作,共同促进中国强迫症诊疗水平的提升。授课教师代表朱刚教授表达了对本项目的期许。范青主任向所有授课教师和学员表示感谢,期望学员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诊疗实践中,推动各自所在地区的强迫症诊治中心建设与发展。
此次培训不仅为临床一线的医生和心理治疗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还标志着中国强迫症诊疗领域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参与的学员通过丰富的理论与实操课程,深化了对强迫症的理解,掌握了前沿的诊疗技术和标准。本项目致力于推动国内强迫症诊疗的同质化发展,期待学员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造福更多患者。